写人文章的四大禁忌

一忌:模子式的刻画描写

例1:我仔细的看着新同学,他高高的个子,不胖也不瘦,剪着小平头;往下看,黑黑的大眉下有一双出神的眼睛,鼻直口阔,肤色显黑;上身是白色运动短衫,腿上穿着一条很不协调的西裤,脚蹬一双网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一网兜,里面是一足球。

细细阅读这一片段,你就会发现作者笔下的人物就像是一个死人,单板没有活力。

首先在人物塑造的时候不能像造模子一样,面面俱到。得抓住人物的特点或鲜明的个性进行描写。

例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刻画的杨二嫂形象就仅抓住“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等特征,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尖酸刻薄的生动形象。

其次描写人物不要刻板式的静态临摹。

例如我们在“两道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的后面加上“眼睛一眨一眨的,眼神中透出聪颖,还带有些调皮的表情”等描写句,人物就鲜活多了;如在“网兜里有一只新足球”后增加主观猜测“一看就知道是个球场虎将”等句,还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如果想让人物鲜活些,我们不妨再增加一些动态描述:“他似乎已经感觉到我们在看他,就很不自然地冲着我们笑笑,又低头看看兜里的足球,右脚轻轻地踢踢足球。”

二忌:蜻蜓式的轻轻点水

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展示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走进人物的内心,揣摩人物的最深层的丝丝脉络。写清人物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样想的,千方百计把心里动态活动的过程全面展现出来。否则,人物的形象就会苍白无力。

例2: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曹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曹老师”,曹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如何让上段中的人物“活”起来呢?

首先要写出“我”走进办公室的心情:“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

其次表现出“我”见到曹老师时的具体感受:“老师的目光里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只觉得手心出汗,似乎连心跳的声音也能听到”;

再次突出“我”喊曹老师时的声音与往常有什么变化:“我只好勉强地笑一笑,喊了一声”曹老师“,连声音都带有几分颤抖”;

最后写出老师应答的表情和态度,可以这样描述:“曹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

如此浓墨重彩地渲染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更具体、更真实,我们读了这段文字,眼前仿佛就有一位即将挨批评的十分紧张的中学生形象。

三忌:拉洋片式的机械运动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我们熟知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传神的动作描写比比皆是,有葛朗台死前独具特色的动作,有范进中举后出人意料的疯癫,有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炫耀和“摸“出四文钱的尴尬。作家莱辛说过:“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机械地临摹人物的动作,那人就会成为“僵尸”。

例3:我不情愿地站起来,拿着数学书走到黑板前做题。我还把粉笔都弄断了几次。本来很简单的数学题,却用了十分多钟。

上段只客观机械地写人物“做了些什么”,动作之间缺少连贯性,如同“拉洋片”,又像“连环画”,如何将每一幅幅画连缀起来呢?我们可以增加具体的动作描写,把“怎样做的”的过程写清楚,变成精彩的流动的“录像片”。如既然我是“不情愿地站起来”,就应该是“拿着书慢腾腾地走上讲台,先在粉笔盒里选了一支又一支的粉笔,又写了擦,擦了又写,折腾了老半天”。

四忌:录音式的单一对话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是录音,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达到这境界就要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必须反映人物的特征。

例4:姐的对象一走,全家人就议论开了。“不行!长得不行!”妹妹说。我问妈妈:“您看呢?”妈妈说:“我没看清楚。”“我看他是二等残废。”小弟说。“胡说!我看了,没毛病!”妈妈说。妹妹说:“小弟说的二等残废就是个子不到一米八!”“对了!在咱们家里没一米八就是二等残疾。”小弟说。“老爸就是二等残疾,只有一米七”我说。

这段文字仅“录”下了人物说了些什么话,但没有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和说话者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动作。如能注意到这些,就能增强现场感和立体感,读来会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为了表现妹妹的武断,可以让妹妹“毫不犹豫地说”;“我”似乎对妹妹的观点不赞成,是个稳重谨慎的人,可以增加这样的插入语“我瞪了她一眼,转身问妈妈”;为了突出小弟的自傲和狂妄,不妨让小弟“骄傲地晃动着他一米八的身板”说话。

人是活生生的,写在文章中的人物也应该是活生生的,只要我们细致观察,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详细地表现出来,你笔下的人物就会丰满和鲜亮。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写人文章的四大禁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152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19日 上午12:34
下一篇 2024年2月19日 上午1:48

相关推荐

  • 伏笔_初中作文指导

    写文章有时候弄一两处伏笔,会使文章生色不少。伏笔就是在文章的前边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做出某种暗示,在文章的后边再做回应,说明,这是一种增强文章的内部联系,关联全篇的重要的谋…

    2024年6月17日
  • 高考作文指导之方略

      一、准确地审题   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每一个考生都必须按照同一的命题要求来写作,否则就不好比较了。说得“白”一些,就是叫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千…

    2024年7月22日
  • 作文的平淡素材也能出新_高中生写作技巧

    学生的世界与生活领域,就决定了不可能有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学生的视界里,“平淡”素材最多,那如何将不起眼的细小素材表现出深刻的大主题,让作文能…

    2024年4月2日
  • 叙事文章过程怎么写_记叙文写作指导

    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阶段.而经过部分又是记叙的核心,是头等重要的,是记事文章成败的关键,是必须要写清楚、具体的. 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呢,便于理解全文…

    2024年10月6日
  • 游记的写法_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

    2024年10月10日
  • 关于教师评职称后感受:持乐观态度,积极参与评审

    我2018年退休了,可是谁也没想到退休,我没有收到职称晋升的文件。 原来,我2017年底申报高级职称,当时2016年时国家允许小学老师可以参评审高级职称,当时全县只有十几个名额,名…

    2023年11月14日
  • 议论文立意指导:春天从哪里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天 一树金灿灿的迎春花下,几位幼儿园的小朋友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说:“春天从天上来。”一个说:“不对,春天从地里…

    2025年1月3日
  •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

    2024年8月30日
  • 先进事迹怎么写

    先进事迹材料,当然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个单位评先进、评优秀、评模范、评N佳、评N好等等之用,材料写得好不好,很多时候与先进能不能评上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些同志说,先进是领导定下来的,也是…

    2023年11月6日
  • 高中写人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写长辈

    高中写人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写长辈 一、写长辈亲人的作文类型 1.写长辈亲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回忆长辈亲人对自己的关怀; 3.表达自己对长辈亲人的尊敬和怀念。 二、写长辈亲人…

    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