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感(吾辈当自强)

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知道了老舍先生,到了初中又学过他的几篇文章,更是把他写的几部小说的名字背的滚瓜烂熟–因为都是考试的内容。《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直到三十年后才读了这部名著。小说写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忠贞高尚的民族气节。

小说中有各种各样人物,所有人物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钱默吟老先生。钱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过着清贫、与世无争,诗酒茶花相伴的生活,他清高又似乎高深莫测,他平时对政治并不感兴趣,是不大问国事的人,可是他不能接受日本人的统治,鼓励自己的儿子去反抗侵略者,即使牺牲了儿子的生命,他也只是说“死得好”,“儿子怎么死,我怎么陪着”,明知自己可能遭难,并不考虑躲一躲。钱先生平时是连条野狗都不得罪的人,却被汉奸出卖,在监狱中受尽严刑拷打,虽饱受折磨,却坚决不寻死、不投敌,他用“报仇”来鼓舞自己,也鼓舞受难的群众。死里逃生的钱先生,即使在得知家破人亡之后也没有寻死觅活,在自己身体有所恢复之后,毅然决然的舍弃一切,反抗日本侵略者。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积极做着抗日的工作,他劝说年轻人离开北平,参与到抗战的队伍中,劝说汉奸的小妾反抗压迫,暗杀日本军人,宣传抗日活动,他的行动感染着更多的人。即使再次被捕,拿他的唯一的孙子作为要挟,钱先生仍然不投降。 钱先生是如此伟大,如此坚强,足以是全书一抹不容忽视的风景。钱先生的人物形象,代表了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由闲情逸志,到主动参与抗日,可以说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转型。大多数北平人,大多数中国人,正是经历了惶惑,偷生,最后觉醒。觉醒后的中国,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抵挡的。也正是因有千千万万像钱老先生这样的人,中国才终于站起来,走向光明!

书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汉奸了,老舍先生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奸的形象,“汉奸”,是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爱财惜命,为了钱和命,为了权利和地位,他们可以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也出卖他人,出卖自己的国家。这些汉奸的行为让人咬牙切齿,他们临死仍执迷不悟,这些残害同胞的人,终究也没落个好下场,几乎每个人都惨死,且没有人为他们收尸。书中的几个汉奸形象和钱先生,瑞宣,瑞全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书讲了日本军国主义残害中国人的片段,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深入一些层次理解,我们要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或者为什么当时落后,为什么一个弹丸之地的日本可以压迫我们数十年,这本书不应当成为仇恨教育,实际上,书中也写了一些日本民众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一些民众也是希望和平,拒绝战争的,我们更应该明白的是我们自己如何不落后,如何掌握更好的东西,现今日本比我们发达,比我们先进,我们要学习他们好的东西,争取做的比他们更好,不能一味的拒绝或者否认,不能自欺欺人。

读了这本书,让我们更加明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爱和平,拒绝战争,热爱祖国,热爱生命。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四世同堂读后感(吾辈当自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41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上午3:32
下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上午4:18

相关推荐

  • 长江七号观后感(穷苦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这句话,体现了老一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而在《长江七号》的影片中,便巧用了夸张、无厘头等方式,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 周星驰饰演的周铁,作为穷苦人,…

    2024年7月17日
  • 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甘地,被称为圣雄,又被一些人亲切地称为“巴布”,意为父亲,英国的丘吉尔形容他是半裸的苦行者,这位传奇的人物从未担当国家的任何官职,却被尊为印度的国父,被认为是近神的人。观看这部影片…

    2024年5月4日
  •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作文

    好久没有去看电影了,今天刚好有时间,就随便选了一个——《我和我的父辈》,从抗日战争到未来的2050年,这部电影向我们讲述了每一代人的使命,不同的时代,人们的使命不同,奋斗目标不同。…

    2024年3月9日
  • 丑小鸭读后感(永不放弃自己)

      夜里陪孩子读了《丑小鸭》,孩子特别喜欢这个故事,觉得结局很美好,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这是一个苦尽甘来,雨过天晴,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故事,有一个令人欣慰的…

    2024年4月22日
  • 生命重于泰山观后感,生命是拥有一切的前提

    说起生命安全,生命是拥有一切的前提。岩石下的小草,诠释着生命力的顽强,灾难面前渺小的一切阐明了生命的脆弱。生命是顽强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一个生命的陨落,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无限悲痛…

    2024年5月17日
  • 红与黑读后感1000字(为欲望买单)

    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许多评价把于连说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于连…

    2023年12月12日
  •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一段美妙的情愫)

    上周买了川端康成的小说集。开篇第一篇便是《伊豆的舞女》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电影版《伊豆的舞女》 我读日本的文学作品不多。这算是第一本。作者笔下的风光清秀安静,仿佛在眼前展现了一幅美…

    2024年6月3日
  • 贝多芬传读后感(在音乐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成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也如愿他父亲对他的期待。不过他此时受到的音乐教育是凌乱没计划的。17岁左右到维也纳跟从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莫扎特曾预言:…

    2024年6月1日
  •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

    前几日读完了《大卫·科波菲尔》,产生了一些零碎的思想,于是就随手记录下来了。故事反映的完全是西方近代伦理道德,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对于从小接受中华文化的我来说,狄更斯想要反映的思想是…

    2024年5月24日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800字(一本著名的讽刺小说)

    前段时间,我在咪咕阅读上看了《格列佛游记》这一本书。《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斯威夫特写的一个著名讽刺小说。这本书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虽然里面的故事都是幻想,但作者对它…

    202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