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深处的羞耻感,可以让俺们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作者:尹惟楚  1  曾经我的字很丑,而且是那种“天下谁人能识君”的丑。

  

  作者:尹惟楚

  1

  曾经俺的字很丑,而且是那种“天下谁人能识君”的丑。

  初中的时候,老师提名班里写字最”狂野”的四个人,并给他们颁奖“四大草书大王”。俺遗憾落选,因为老师觉得俺的字已经脱离了文字的范畴,仓颉再生都无法作出评判,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鬼斧神工”。

  同学们经常拿这个和俺开玩笑,老师也屡次劝俺改“写”归正。

  当然,最为光火的便是俺老爸,他始终认为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完全可以代表他的精神气质与生活态度。俺觉得这压根就是扯淡,他只是因为自己写得出一手不错的字,所以大有一种“老子英雄儿狗熊”的愤懑。

  而俺,却从未因为俺的字迹而感觉到丝毫不适,更谈不上羞耻。甚至得益于俺还过得去的文笔,作文一直被老师拿来当范文,所以俺反而会在心里有点小得意:字不好怎么了,您们照样望尘莫及。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

  刚上大学那会,俺决定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入社考核分为现场笔试和面试,现场笔试就是在一个小时内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短书评。待笔试全部完成,然后就是根据考卷提交的顺序一个个进行面试,轮到俺的时候,俺明显发现坐在正中间的一位学姐拿着俺的考卷满脸愁容,坐她旁边的两哥们则强压着笑意。

  当时俺也略觉尴尬,还好他们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在问了一些小问题后面试便结束了,刚出门俺突然想起包落在了里面,返回去的时候一推开门,俺清晰的听见那女生对她旁边的学长打趣道:“他的字比您的还艺术哦!”

  那一瞬间,这句话落在俺耳里为刺耳,俺假装没听见,进去拿起包便往外面走。

  在即将出门的一瞬间,甚觉憋屈的俺又返了回去,原谅俺当时就是一敏感傲娇的冲动Boy,仍保留着高中时代的流氓匪气。在他们的目瞪口呆中,俺拿回卷子,抛下一句:“对不起,俺不入了。”

  2

  回去的路上,俺将整个事件在脑海里回放了一遍,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刚刚自己的行为不但幼稚而且没品,丢了面子又失了里子。

  而追朔俺冲动的源头,那便是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羞耻感。

  只不过曾经自己一直置身于熟悉的环境里,面对同学的玩笑、老师的调侃、甚至父母的苛责,这种熟悉将内心的羞耻感进行了无限的遮掩与弱化,而自身还过得去的文笔在和潦草的字迹进行对比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加催升了俺叛逆时期的满足感与虚荣心,让俺长期沉浸在一种“以耻为荣”的思维怪圈里。

  而现在,当自己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便失去了潜意识里自俺蒙蔽的遮羞布,面对陌生人对自己字迹的调侃,隐匿在心底的羞耻感立马显露了出来。

  自那次以后,俺便开始有意识地去练字,并在网上买了很多字帖。每当俺想偷懒或是觉得无法坚持的时候,便会回忆那天的场景,一种无法言说的羞耻感哪怕隔着漫长时光,仍能一下子戳中俺敏感的神经,督促俺继续坚持。

  直到现在,俺的字迹丢在人群中,虽然仍是毫不出色,但也算的上中规中矩,至少在别人那里再也捕捉不到皱眉的表情。

  3

  曾经俺在某篇文章中提到过,很多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妄自菲薄。但在它们两者之间,还存在一种同样致命的思维误区,那便是由于长期缺乏适当的羞耻感,所以形成一种阿Q精神般的盲目乐观。

  比如您处于一个圈子的底层,但是您却未觉丝毫不适,更不思考如何去改变与提升自己,在圈子的底层里怡然自乐,更“恐怖”的便是有人还因此洋洋自得,给自己打上一个淡泊名利的伪标签。

  以前公司一职场前辈,在公司呆了近十年,和他同一批进入公司的人,基本都早已离开公司,踏入了更好的平台,更有甚者自己开了公司成了老总。而现在公司的那些项目总负责人,都是比他晚入公司的后辈。即便俺们这些刚毕业没几年的人,也一个个开始往上走,唯独他一直坐着一个项目负责人的位置雷打不动。

  不过他有一个“优点”,就是面对其他人的玩笑,他都能泰然处之,和俺们这些年龄小了一大截的年轻人也能打成一片,并常以淡泊名利作为口头座右铭。

  纵观他的工作状态,下班时候按时打卡回家,再忙也从不加班。公司项目多的时候也不争抢,甚至巴不得您们全拿走,年底别人都是至少五位数的奖金提成,他拿着三千块钱的月薪不亦乐乎,一遇紧急状况便需东凑西借。已过而立之年,却仍是囊中羞涩、孑然一身。

  此时再去回观他所谓的淡泊名利,却成了一种莫大的讽刺。功成名就后豁然放下,那叫淡泊名利,而如果这个词语从一个一无所有、毫无建树的人嘴里说出来,那只能是不思进取。

  究其根源,就是缺少了一种羞耻感,所以才能淡定地面对周围的流言蜚语与异样眼光。且与曾经的俺不同,他是彻底抛弃了心底的羞耻感,使得自己陷入了温水煮青蛙的意识陷阱里,彻底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4

  古语有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就是说一个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不知羞耻的耻,更是无耻。而保持适当的羞耻感,更能规范您的行为准则,提升您的素质修养。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地铁凤爪女”事件,面对全民一边倒的指责“讨伐”,当事人表示拒不认错,因为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地铁上的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很显然,她为自己辩解的理由,便是以绝对的规章制度来衡量自己行为的对错,却忽略了在群体社会中,规章制度只是一种面向全体成员的制约手段,它具有强制性,但因为要涉及人权等诸多方面的考虑,所以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俺们在很多时候需要有一种自俺约束。

  可以这么说,绝对的规章制度可以从身体上对一个人进行制约,可那仅仅只能说明您遵守了最基本的群体秩序。自俺约束能力才是最终决定一个人品行与修养的内在动机,而形成自俺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培养自己的羞耻感。

  因为您的内心潜伏着一种羞耻感,它会对您的个人行为时刻进行自俺监督,将您的个人修养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5

  人生路上,务必保持一种适当羞耻感。

  它不一定会助您最终走向成功,但它可以增强您对目标的饥渴度,面对失败与困境的时候也能保持更强的韧性。

  它也无法瞬间提升您的学识技能,但它能够让您更好更舒适地生活在群体社会里,由内向外地散发出一种高贵的修养与情操。

  而且有一点毋容置疑。

  那就是相比当下,您终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内心深处的羞耻感,可以让俺们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200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8日 上午3:35
下一篇 2020年12月18日 上午6:35

相关推荐

  • 梦想不是遥不可及

        这不是一篇构筑梦想的文章,也不是心灵鸡汤。  孩提时代,父母会给你造一个梦。第一次被问及梦想这个问题时,稚龄的孩子就学会了大人们给的规则。在中国,一个不宏大不辉煌的梦想是会被嘲笑的。比如说,当大人们问你这个关于梦想的问题的时候,如果你回答的是科学家、志愿军人、工程师等看起来前程远大的梦想时,往往能获得一大片肯定和掌声;如果你回答的是当一个环卫工人或者农民时,众人一致摇头,而你在众人眼中,就是没有出息,认为这个孩子没有大梦想。

    2020年9月29日
  • 命运的公正之处

          作者:穗语轩    命运总爱跟俺开玩笑,可俺最终发现,它其实是公正的。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俺学会了做饭,喜欢写完作业后抢在妈妈面前淘米做饭,尽管妈妈不让,俺还是坚…

    2020年10月8日
  • 您要争气,而不是只会发脾气

        从小我的性格就比较男孩子气,仗着父母的宠爱,做事也一直挺强势。这让我成为了一个不愿意认输的小孩。好在一路成长过程中似乎没有经历什么特别大的挫折,找到个不错的归属,有份舒心体面的工作,过着平淡而真实的幸福。

    2020年12月15日
  • 失败者的致命恶习

        步入中年以后,很多人都会思考自己这一生在事业上,是否已取得了成功。当然我们当中很多人不乏成功的天资,但在现实中却并未取得成功。运气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为常见的是人们日常的言行把自己拉进了失败的陷阱,从而不可避免地给自己带来了坏运气。于是,我们把这样的陷阱称为失败者致命的"恶习"。

    2020年10月24日
  • 现代的新贫富差距不在“钱”而在“时间”

        上周某个中午,听到一对男女在吵架。  女生问:“每次打给你,你都不接电话!”

    2020年12月15日
  • 上帝掌握的只是一半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他,任凭他的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现,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2020年9月26日
  • 要保持一种空杯心态的励志文章

    关于要保持一种空杯心态的励志文章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

    2022年7月12日
  • 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才有未来

          幼年时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教师——有很多学生,教他们写字、教他们画画;    童年时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世界导游——…

    2020年11月7日
  • 您脚踩的地狱只是天堂的倒影

      浩子大学时跟我一个班,在院篮球队里是我的替补。他身体素质很好,人生的又高又帅,可惜就是太懒,球技稀烂,适逢重要比赛,一定全场板凳。他每每赖着队长要上场冲杀一阵,放他上去就是一阵胡搞,要么乱放“三不沾”的三分球,要么抢篮板崴肿了自己的脚脖子。

    2020年11月25日
  • 李开复:再见,谷歌

          时光荏苒,时光匆匆走过了一个四年,回望过去四年俺在谷歌的职业生涯,所有的快乐、成就以及曾经面对的困难与挫折,所有的这一切如同一部电影在俺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在这离别之际…

    2020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