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看看您银行卡的余额吧

    让我们来聊点成年人之间的话题——明天你几点上班?这种恶趣味的段子通常在周末最后一天被转发,为了提醒你们别浪了,该回家了,谁不想明天睡个懒觉?大家都想一直活在安逸的假期里。这个我懂,谁特么不想啊。

  

  

  让俺们来聊点成年人之间的话题——明天您几点上班?这种恶趣味的段子通常在周末最后一天被转发,为了提醒您们别浪了,该回家了,谁不想明天睡个懒觉?大家都想一直活在安逸的假期里。这个俺懂,谁特么不想啊。

  然而恕俺直言,您还没有资格过安逸的生活。

  当然,如果您存折上的余额多于2万,或者家里有几套拆迁房,那就不用看这篇了,当俺什么也没说。

  1、为了身边的家人,您没资格安逸

  昨天打电话,俺妈得了气管炎,住了几天院。她说虽然医保可以报销,但是还是花了好几千块。

  换了以前,生一次病就花好几千,俺妈会念叨很久,心如刀绞。

  现在,俺能感受到,她没那么唠叨钱这件事了。真好。

  俺一直叮嘱她说,用药的时候,跟医生说用最好的,千万别省钱。

  俺特么拼死拼活地工作,不就是为了让俺妈不用那么害怕生病吗。为了这一点,俺都不会选择安逸。

  如果俺安逸了,家人有什么事,谁来保护他们?

  前两天俺还跟几个朋友聊这事,大家都很有感触。

  一个设计师朋友说,他老婆特别勤俭持家,从来都不虚荣,每次都跟他说自己不喜欢名牌,原话是“名牌包有什么好的,一两万一个,看起来跟某宝上一两百的也没什么差别”。

  半年前,有一次朋友聚会,他同事的老婆背了一个名牌包,他老婆出于好奇,就去摸了一下,忍不住发出感叹,“哇,这个是真皮吧,质感真好,摸起来好软啊”。

  他忘不了他老婆当时的眼神。他想给老婆买一个,去了那个名牌专柜,问了下价格,操,一个包要2万4,相当于他三个月的工资了。他只好默默地走掉,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本来在这之前,他挺不理解那些成天要奋斗的人,干嘛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苦逼兮兮的?那之后,他开始去兼职赚钱,周末也去报班学新东西。他不想再让自己爱的人,一脸艳羡地去摸别人的包。

  另一个做HR的朋友也说,他准备去进修,为了换一个赚钱更多的工作。

  因为前段时间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孕妇,因为别人没给她让座,被人挤来挤去,她抱怨了几句,让大家不要再挤了,对方就说,您嫌挤,有本事自己去打车啊!

  他想拼命赚钱,就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老婆怀孕了,还要去挤地铁或者挤公车。他更不想自己的孩子吃劣质的奶粉,用劣质的纸尿布。

  他自己家里穷,小时候,想要一支自动铅笔,家里都买不起,全班都是用自动铅笔,只有他自己是用普通铅笔,他特别自卑。他不想孩子再有这样的感受。他想让自己将来的孩子能自由一点,活着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

  俺们没有资格安逸,因为想让俺们爱的人过得好一点。

  2、为了抵御风险,您没资格安逸

  在朋友群讨论“要不要安逸”的事,有个外企的中层说,她以前是绝对崇尚安逸生活的。

  她大学毕业就进了一家国企,过得特别爽,每天朝九晚五,午休长达2个半小时,下午还可以随便翘班。他们单位旁边就是一大商场,她下午就跟同事们约去买衣服或者喝下午茶。

  她的领导是个向往时尚的中年妇女,每次买衣服都要找她当参谋,一来二去,她就跟领导特别熟。这下她更无所顾忌了,想请假去旅游,说走就走。

  她曾经以为,这样的安逸生活能过一辈子。

  但悲剧的是,领导在一场政治斗争当中失败了,领导被调到另一个闲置部门,而领导的死对头成了她的直属上司。

  她每天被上司找茬,迫不得已,辞职了。

  她这才发现工作了三年多,她没有一点业务上的长进——严格来说也不是没有,在请病假编理由这方面,她还是进步神速的。

  她这才从头开始去学。她安逸的时候没学的东西,都要加速补回来。

  她拼了老命,才进了外企,在血腥而残酷的竞争当中,才拼到中层的位置上的。

  其实,安逸和奋斗是两种生活方式。

  只是,安逸的人,能不能笃定这种安逸的状态能持续一辈子?除非您输得起。否则,您一个月赚几千块钱,怎么应对未来的种种变故?包括天灾人祸,包括职场斗争,包括行业变迁。

  俺们没有资格安逸,因为俺们必须保持斗志,保持长进,才能应对未知。

  3、为了不跌出阶级,您没有资格安逸

  朋友圈有人发了一句话,“俺这么努力,就是为了平凡地活着”。

  首先,他不是富二代,其次,他是认真的。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

  俺们常常以为,跟平凡对应的就是不平凡,那就是牛逼。可是俺们忘了,不平凡也有两种,一种是牛逼,还有一种是一贫如洗。

  平凡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大部分人的出身,都还称不上平凡,只是贫穷,所以要通过不断地奋斗,才能到达平凡。再通过不断地奋斗,才能维持平凡。一旦您稍微松懈,就会跌出现有阶层。

  昨天才听一个同事讲了她姐姐的事,她姐姐大学毕业的时候特别风光,进了一家5强企业。

  26年,也就是1年前,她刚毕业月入就8多,超屌,震惊了整个学院。在她的生活圈里,她是收入很高的了。

  但是她嫌工作太累太辛苦,晚上经常要加班,她一定要找个不加班的工作。

  于是她就一直跳槽,到了去年,又跳到了新公司,这次的公司晚上6点准时下班了,月入6多。她本来也可以接受,钱少就少点,至少舒服嘛。

  问题出在今年初,跟两个大学室友聚会,她们邀请她之后一起去西班牙旅游,去一趟要两三万,她发现自己去不起了。她们用的化妆品,CPB啊、黛珂啊、女王口红啊什么的,她听都没听过了。她们爱去的餐厅,大董啊、然寿司啊,她看了下人均价格,吓尿了。

  她的好几个朋友,经过这1年的奋斗和积累,现在年收入都3-5万了,她年收入还不到1万,完全成了生活圈的底层了,完全跌出了原来的阶级。

  最近一大话题就是中产阶级的焦虑,俺身边很多中产阶级朋友,年收入都是5万以上的,听着很风光,但是他们就像最近一篇文章说的,“中产阶层不敢休息,不敢生病”,“有时候,哪怕只有一项没拼赢,都会前功尽弃”。

  您不要以为您只是停止了奔跑,只是原地踏步而已,其实您是被远远甩在后面了。

  最近,很多人劝俺,“ 不要那么拼了,钱是赚不完的”。

  俺现在这么拼,不是为了赚钱——这样说,就太装逼了。但是真的不止是为了赚钱。

  现在这么拼,更多是因为责任。有对家庭的责任,有对团队的责任,也有对粉丝的责任——总不能真的耍任性,说不写就不写了,说回家躺着就躺着,那俺也太不靠谱了。

  还有一点,现在奋斗,也是为了拥有更多选择。

  买东西的时候,不看价格标签,只看自己喜不喜欢;

  去餐馆的时候,不用管人均多少,想进哪间进哪间,想点什么点什么;

  去旅游的时候,不用考虑花费,想去哪儿去哪儿,想住什么酒店住什么酒店。

  这种感觉一定是,爽!爆!了!

  为了特么这种放肆的体验,俺也要拼了。

  俺不要一时的安逸,俺只要永远的进步,和永恒的安心。

  作者:咪蒙,国民励志女作家,新书《俺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已经上市。新浪微博@咪蒙,微信公众号:咪蒙(id:mimeng7)。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不想上班?看看您银行卡的余额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66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日 上午2:40
下一篇 2020年5月2日 上午4:41

相关推荐

  • 业余时间决定您是否成功

        一百多年前,有道数学题难住了全世界的数学家:“2的67次方减去1,究竟是质数,还是合数?”

    2020年8月23日
  • 面试100人,俺来告诉您为何被PASS

        万里大叔,职场老司机。  每个公司的用人标准不同,但面试的流程基本相同,这里边的经验尤其适合创业公司。笔者当年应聘过几十家公司,有些公司会告诉你被PASS的具体原因,有些公司则不会。

    2020年4月28日
  • 罗永浩求职信:万字应聘新东方

          俞校长您好:    俺先对照一下新东方最新的招聘要求:    1、有很强的英语水平,英语发音标准    英语水平还好,发音非常标准,俺得承认比王强老师的发音差一点。很多…

    2020年10月5日
  • 让您在社交职场上人人对您刮目相的28条忠告

          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

    2020年7月28日
  • 华为离职副总徐家骏给任正非的辞职信,振聋发聩

      提起华为,人们自然会想到任正非,而行内人都知道,华为曾经有个徐家骏。他离职前曾是华为的副总裁,技术超级大神,年薪超过千万,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

    2020年3月30日
  • 您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01  一个23岁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小姑娘给我留言,每个字都能听得到委屈:

    2020年7月19日
  • 献给毕业不到五年的人:如何度过踏上社会的头五年?

          走上社会的头五年是您人生真正开拔的五年,因此,如何走过这头五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目标和方向    俗话说得好:“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

    2020年8月5日
  • 激励员工的关键——尊重

           谈到激励,利用物质和金钱作为奖励是企业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这是毫无疑问地是必须的,但却不是长期有效的,原因是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大物质奖励成本;再者是人的需求欲望是无止境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当旧的需求被满足或不完全被满足的时候,新的需求就会出现了。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论》所论述的那样,当人对生理、安全和归属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着人的生活。显然,如果企业能基本提供相当甚至高于社会平均报酬水平的同时,也能不断满足员工的对尊重的需要,这种精神上的激励甚至比物质上的激励更来得持久,有效。

    2020年8月12日
  • 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

          近日,一个名为《8后工薪女孩从-1W的奋斗史》的帖子在得意网上迅速蹿红。帖主年纪轻轻,凭借自己的理财观念,7年内买下一房一铺的经历,引来了千名网友跟帖。    &ldq…

    2020年8月4日
  • 害羞再见,再也不见

        心理学家萨姆·帕特纳姆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充满童话色彩的肥皂泡泡、万圣节的化装面具和会发出响声的玩具就是全部的实验道具。一些孩子被带到实验室来游戏。有些孩子一见到泡泡便兴奋地跑上前去,对那些会发出声响的道具也颇感兴趣,当一位工作人员戴起化装面具时,他们还会高兴地尖叫;有些孩子则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还有些孩子哭了起来。孩子们的反应是帕特纳姆希望看到的,他认为害羞是一种正常反应。当绝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入社会交往中,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每一种性格都有一个瓶颈,我们只有突破自己才会成长。这里给你支几招,让害羞的你不再害羞:

    202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