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年前有一场面试让俺至今记忆深刻。那时俺负责诺基亚公司运营商业务,俺需要招一些有经验的大客户经理。有一份简历吸引了俺,应聘者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北大。
学历非常完美,工作经历也很惊艳。第一份工作是Compaq(康柏,美国当年PC第一大公司),第二份工作是北电(北美电信,当年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
这两间公司,您们可能没有听过,因为都早已倒闭。但是在当年绝对是最顶级的外资公司。他的这份简历亮瞎了俺的眼,俺迫不及待的约见了他。
他侃侃而谈。谈到最后,俺问他,您对来俺们公司发展有什么要求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俺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企业不要倒闭。
俺不禁哑然,您为什么会担心这个?他说,因为俺待过的企业,都倒闭了。企业运营不好就会裁员,对职业生涯影响很大。
俺当时想,那是您运气不好,俺们这种企业绝对不会倒闭的。由于种种原因,俺最终没有招他进来,否则他进来仍然难逃企业倒闭的厄运。
俺在诺基亚工作了9年,毕业后没多久俺就加入了这家公司,亲眼见证了它起步和腾飞。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曾经连续3-4年蝉联手机市场No.1的地位,而且是绝对的第一,遥遥领先市场第二位。
身处在业绩如此牛逼的企业里,怎么会相信企业有倒闭的一天?21年是诺基亚的巅峰时刻,占领中国市场4%的份额。但是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下滑不可逆转的发生了。
有一天中国区的一位大佬和俺们开会,她说新推出的iPhone手机和诺基亚完全不能比,一点都不好用。她说完这句话后,竟然很多人附和。
俺听后,当下就决定离开这间公司。因为俺的家人在用iPhone,俺知道他们说的不是事实。一个不愿面对真实竞争环境的企业,怎么可能持续成功?
俺离开时,诺基亚仍然有35%市场份额。俺当时单纯的认为,这家企业只不过辉煌不再而已。但是,2年后,仅仅是2年的时间,诺基亚这三个字和诺基亚公司竟然在市场上消失了。
讲到这段历史,真是有点悲壮。这是一家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而俺也是被这家企业一手栽培,培养成一个真正的高级管理人才。
至今俺都难以相信,一家伟大的百年企业是以这样的速度消亡的。
诺基亚的倒闭,让俺联想到那个应聘者的经历。事实再一次证明,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靠得住的,您唯一靠得住的人是您自己。
2
多年前,俺曾经参加几个老板盛大的退休趴。老板在企业里工作多年,功成名就,以颇丰的财富开启幸福的退休生活。
而俺们这代人恐怕没有这样的幸运。俺们面对的竞争是如此激烈,科技也日新月异。
如果俺们再抱着原有的思维,希望找一家靠谱的公司,然后日复一日的工作,安安稳稳的做到退休,恐怕未来带给您的只有失望。
诺基亚的一些旧友们经历了一段艰难日子。裁员,赔偿和不停地找工作。当从天而降的危机来临时,多数人的反应都是难以适应。
这很正常,舒适区久了的人,抗风雨的能力自然下降了。人们总认为自己会在一个好企业里待上一辈子,直到退休。谁都不愿意相信,倒霉的事情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但是,环境是不会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结局往往事与愿违。明天会发生什么,俺们根本无从所知,俺所知道的是这四个字:未雨绸缪。
与其祈祷风调雨顺,不如好好想想到底如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如何能够及早的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呢?接下来,俺分享3个建议给大家。
3
第一个建议是,请您一定要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
您不妨打开您的微信联系人,看看其中属于自己公司的同事的比例有多少。如果几乎全是公司同事,那么说明您的人脉圈子很窄。一旦公司发生变动将对您产生巨大的冲击。
等到您没有工作时再去找工作,那么您将面对被动的局面,您的机会和谈判筹码都没有优势。
俺的很多朋友在结束了上一份工作后,最长的用了1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一份工作。可见这个过程有多么艰辛。
要建立什么样的人脉?
一种是圈子里的人,比如说客户,或是相关领域的,再或者是友商公司的相对应的人。
不要当别人是纯生意场上的对象,也不要因为竞争关系而心存傲慢。只有相互尊重,刻意经营,您们才有可能建立关系。
同在一个圈子,这些人脉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帮到您。
另外一种就是猎头了。很多人说,从没有猎头找俺啊。如果俺告诉您,俺微信常联系的猎头有上百人,您相信吗?俺跳不跳槽并不妨碍俺和猎头交朋友。
那么您一定很纳闷,俺是怎么做到认识这么多猎头的呢?
俺分享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给您,那就是领英(Linkedin)或者是赤兔。如果您是外企人员,请一定要玩转领英。因为绝大部分的猎头都会在领英上找人。
请您务必注册自己的账号,并更新简历。如果您想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请大胆的走出去!别人不加您,您就加关别人。
如果您能找到猎头,又能对猎头进行关系维系,也许您的机会就来了。
一旦您随时有机会在身,您就再不会害怕任何环境和工作的变化。想办法做到不要让自己去找工作,而是让工作来找您。
第二个建议是,请您一定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
俺听过一句话:埋于8岁,死于3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如果俺把这句话形容职场,俺的理解是当他从3岁开始不再学习时,他已经“死”去了。
很多人说,您看俺多勤奋,每天准时来公司,从不懈怠任何工作,即便是每天做一样的工作,俺也仍然很努力。
的确您很勤奋,但这只是体力的勤奋,并不是脑力的勤奋。您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仅此而已。
一份工作从陌生到掌握可能需要1年甚至几年的时间,但是一旦成为熟手工,那么继续重复也就意味着学习停止了。您可能重复工作了2年,但是您的经验,也许就只停留在开头的那3-5年。
还有很多人自俺感觉超级好。哇,俺多牛啊,出入五星级酒店,出去前呼后拥,客户围着俺团团转……但是这真的是您牛吗?卸掉公司的头衔,还有人认识俺们吗?不要在公司的光环下,迷失了自己。
不妨问问自己,这份工作是不是和俺3年前做的一模一样?这些技能是不是俺3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的?现在的俺的工作综合实力和3年前一样吗?如果答案是是,那么您或许已经放弃了提高自己。
这几年来,俺从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俺看很多的书,俺参加各种培训,俺花钱去参加社团,去听讲座,在网上付费约见专家向他们请教。
这个时代真的超酷,只要您想学,无数个平台朝您开放。在行,分答,微课堂,付费课堂…太多太多了。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一样,知识如此触手可及。
很多时候不是世界遗忘了您,而是您关闭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您对自己有要求吗?您了解现在社会的大趋势吗?您会带着好奇心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吗?您舍得花钱去培训吗?您可以每周坚持看书学习吗?
如果您想进步,就请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而不是无助的焦虑。
不要成为战略上懒惰,战术上勤奋的人。用心规划自己的未来,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第三个建议,请想办法开发自己的斜杠能力。
斜杠这个词近几年非常流行。简而言之就是除了您的正职工作以外,您还具备其他才能和身份并从中获得收入。
比如俺们一般名片的头衔只有一个:某某公司的经理。但是斜杠就意味着您有多重身份:某某公司的经理/画家/时间管理达人/作家。
想成为斜杠青年,最重要的是开发自己的优势。如果您在某些方面有优势,您不断地开发它,并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那么您的斜杠身份就能建立。
俺的一位朋友C,2年前被公司辞退了,当时她非常惶恐,一下子没了收入,而且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工作。有一天她的朋友想帮C打发时间,就请C去她家帮忙进行收纳整理。
C收纳完后受到朋友赞不绝口的称赞。C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将收纳变成自己的一个优势,努力创造机会呢?于是C潜心钻研收纳这个领域,结果她真的成功了。现在她成为收纳达人,到处授课,收入远超于以前的工资收入。
俺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如此细分且需求丰富的市场,给俺们每一个有专长的人,都带来的无限的打造多重身份的机会。
您说您没有专长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去找!想一想您做什么事最带劲?您做什么事别人对您很认可?您最羡慕什么样的人?别人拥有的怎么样的能力,让您很崇拜?从这些地方着手。
一旦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点,则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市场的研究,不断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慢慢地让这个能力成为您的特殊标签。
俺就喜欢健身,怎么办?想一想有没有可能往健身教练方向发展?
俺是个服装痴,就喜欢扮靓,怎么办?想一想有没有可能从事形象设计?
俺养多肉特别有经验,有没有机会?去在行申请做行家啊。
俺做PPT很好,能不能开发?太有机会了,做线上培训。
……
总之,努力发掘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爱好,并不断打磨,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人物。即使不考虑变现能力,从培养终生的爱好和专长方面考虑,也绝对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
以俺本人为例,在去年8月以前,俺绝对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在1个小时内写出3字的文章。俺也想象不到,在短短的几个月,仅凭一只笔杆,俺就能拥有几万粉丝。
很多读者告诉俺,喜欢俺的文章,看俺的文章得到启发。这些鼓励让俺充满动力和信心,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在写作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一旦您培养出自己的斜杠身份,您就不会害怕公司发生的任何变化。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走出职场舒适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