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月薪3500,但真正让俺害怕的,根本不是月薪3500

    最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小周今年24岁,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做会计,每月到手3500元,工作轻松而稳定。

  

  

  最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小周今年24岁,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做会计,每月到手35元,工作轻松而稳定。

  但小周并不喜欢文职工作,想当一名销售,父母却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会计工作稳定,而销售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小周害怕一眼看到头的工作,后来偷偷辞职。父母知道后,却和她大吵一架,小周爸爸威胁她:“您要做销售可以,但只要还住在家里,每个月就必须交1元生活费。”

  无独有偶,一个女生交往五年的男友只因为在私企,就被父母逼迫分手,称对方的工作必须在体制内,最差也要事业编!原因一样,也是要工作稳定。

  还有一个毕业于北京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

  这些社会现象不约而同指向了同一个问题:

  稳定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护身符?

  稳定的工作,真的会永远稳定吗?

  稳定的工作背后,有什么让您更应该担忧和害怕的?

  1

  所谓的稳定,更多的是心里安慰

  大多数人认为的稳定,其实只是因为这个岗位看上去稳定而已。

  殊不知岗位再稳定,也不代表个人的稳定。在稳定的岗位上,您也不可能一辈子高枕无忧。

  更何况很今天看似稳定的行业或岗位,正逐渐被取代,甚至消亡。

  方便面销量3年下降8亿包,干掉它们的对手真不是白象、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这些新崛起的互联网送餐平台。

  不是因为方便面不好吃或者质量出现问题,而是外卖又好吃又便捷,大家就改吃外卖了,何必去啃口味单一的方便面呢?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有一对兄弟,哥哥是五百强高管,收入丰厚又稳定。弟弟是出租车司机,收入忽高忽低,虽然不稳定,但一年下来总收入跟哥哥差不多。

  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哥哥失业,只能靠存款勉强度日,而弟弟依然靠开出租车维生,完全没受什么影响,收入跟以往一样。

  塔勒布在分析类似的大量案例后,得出一个结论:越稳定的越脆弱。

  紧随行业衰退之后的,是岗位的消失。

  刘强东宣布未来京东的员工数量将减半,全面实现“无人公司”,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方式。

  很明显,5%员工将会被淘汰,正是那些贡献一般、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员工。而留下来的则是更懂技术、更懂人工智能、更懂未来的人才。

  在一个不再是找到“铁饭碗”就管一辈子的时代,任何岗位,任何人都可能被随时取代,不管您乐不乐意,高不高兴。

  潮水来临时,您根本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您能做的,唯有让自己具备游泳求生的能力,降低被潮水淹没的风险。

  2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去年唐山高速取消收费站,面临下岗的收费大姐的一番言论让人唏嘘,她说:

  “俺今年36了,俺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俺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俺们,俺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十几、二十年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以为这就是理所

  应当,却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被淘汰,被抛弃,岂不悲哀。

  唐山大姐恰恰不明白,这个时代不再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单位,有的只是稳定的能力。

  与此相反,俺们却被这样的一些孜孜不倦、追求进步的老人刷新认知。

  阿里巴巴4万年薪招聘产品体验员,岗位要求如下:

  6岁以上,学历不限,工作背景不限;

  与子女关系融洽;

  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在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广场舞KOL、社区居委会成员优先)等。

  本以为根本招不到人,没想到应聘而来的候选人,让朋友圈沸腾,多少年轻人自愧不如。

  83岁的李路阿姨毕业于清华,她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是十几个微信群的意见领袖,经常组织线下活动,充满活力。

  62岁的黄大伯则直接做了PPT来介绍自己,身份标签包括:“淘宝12年买家经验”、“芝麻信用分785分”、“熟练操作photoshop设计软件”。

  人到老年,不仅没有倚老卖老,拒绝新事物,反而一直保持对外界的新鲜感和敏感度,保持思维和认知的活跃。

  他们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与时代同频共振,夕阳老人们不仅活得精彩,更收获了认可和尊重。

  稳定的能力,背后是要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和自俺成长的动力。

  正如罗振宇提出的“U盘化生存”策略,他告诫年轻人:

  “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简单讲,就是要锻炼自己稳定而专业的能力,成为一个“手艺人”。即在组织中,将所有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是否学到了新东西,认知得到了升级,能力得到了提升。

  您只需要对自己的价值成长负责。

  您的价值一旦积累起来,假以时日,时机成熟时,不管是出于被动还是主动原因,您都完全有自由选择脱离那个限制您才能发挥的组织体系,一点遗憾和后悔都没有。

  3

  写在最后

  工作的稳定,只是出于人类安全感的本能所带给人们的一种幻觉和心理安慰,它无法引领您走向终极的内心稳定。

  内心的稳定,来自强大的自信和不可替代性。

  而能够让您发生真正的改变和突破的,根本不是您适应和熟悉的事物。

  只有那些您不熟悉、要脱离舒适区敢于尝试和挑战的事物,才有可能给您带来本质的改变。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想奋斗,再舒服的工作也拦不住您;不想奋斗,再不堪的工作,也会让您在此沉沦。”

  年轻如您,却还在自怨自艾,用懒惰和无知麻痹自己吗?

  也许,是时候改变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月薪3500,但真正让俺害怕的,根本不是月薪3500,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7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9日 下午5:05
下一篇 2020年4月9日 下午5:16

相关推荐

  • 人在职场中把握好这十个度

          一、求职心气有个“度”    每个人的学历、经历大致决定了职业方向,每个人的能力、经验决定了职位层次,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又决定了工作地域。所以,…

    2020年7月22日
  • 春节其实是一个“成功人士表彰大会”

      “恐归族”的价值宣言  30年前那些逗乐我们的相声段子已经不再好笑;除了在微博上被吐槽,春节联欢晚会已经乏善可陈;大鱼大肉、糖果零食都不太符合现在的健康标准;大扫除是没必要的,日常清洁已经让家里足够干净……过年可以做的那些事情都在逐渐失去意义。

    2020年9月22日
  • 为什么应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朋友C君的前半生可谓人生励志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本科院校毕业之后,在家乡的公务员单位当了数年无编制人员。或许是午后一成不变的阳光投在杯中茶水的倒影让他起了腻烦之心,又或许是每晚烤肉摊上拉他喝酒的吆喝声让他觉得了然无趣,在某个太阳炙烤大地的7月,破旧的行李箱陪着年近三十的他来到了北京,然后一呆就是十余载。十年中,他考研、读博、入职,出国,最终得到了北京户口和教师编制,现在潜心研究的他已在高校学术圈小有名气,却总是对我提及当年的境况和现在的反差,仿若身在两个世界。

    2020年8月26日
  • 20岁没钱正常; 30岁没钱,可能家境不好;40岁没钱…

      人生:二十岁没钱,那很正常; 三十岁没钱,可能是没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四十岁没钱,只能自己找原因。不想穷,就好好记住这篇文章! 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做人,想成功,下面就是你必须要做到的:

    2020年8月8日
  • 珍惜您的每一份工作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7月27日
  • 90后,带上六种心态去求职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22日
  • 丢掉“玻璃心”,您才能走得更远

        1  单位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因为一件小事辞职了。虽然大家极力挽留,但他去意已决,完全不在乎众人的意见。

    2020年8月26日
  • 在职场,要把自己变成水

        1  “今天你看见我还在这家公司,那是因为我曾经遇见一位智者,他在我最彷徨的时候,告诉我一个职场真理——在职场中,要把自己变成水,可以被装进任何的容器。”

    2020年8月26日
  • 为什么俺不愿意帮您?

        有个读者给我留言,大抵是感慨他现在很落魄,却没有人愿意帮他,他深深地失望于人性,觉得世界残酷、人情冷漠。

    2020年8月2日
  • 为什么有才华还会失败

          成功,是每个人的渴望。    基层员工想升主管,基层主管希望有朝一日当上副总或总经理,总经理希望有一天能成为集团总裁。    但是,有些人就是没办法成功。而且,往往许多…

    2020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