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俺劝您:要感谢折磨过您的一切

  1  前段时间,研发了一个课程。实施过后,学员反馈不错,问我研发的诀窍。

  

  1

  前段时间,研发了一个课程。实施过后,学员反馈不错,问俺研发的诀窍。

  俺回答,是被前领导逼的,他们都哈哈大笑,以为俺在逗乐,其实俺说的是实话。

  在5强总部时,遇到一位犀利无比的领导,他连上个厕所都一路小跑,更别提对俺们的要求。

  一份方案,不改个七、八次,别想通过。

  当时,为配合公司转型,需要做一份宏大的方案。领导安排了具体工作,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俺和小伙伴都傻了脸。这要求简直是对标麦肯锡啊……

  无奈,硬着头皮上吧。俺们大义凛然,做好修改1次的准备。

  结果呢?一共修改了42次!

  即使加班,还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那段不分昼夜的时光,边蹲大号边刷手机,都成了一种奢华的享受。

  每每写完方案,等待领导批示的时候,最让人窒息。

  直到电脑右下角,弹出领导的批复邮件,懊恼和压迫便跟随而来。

  “思考能再深入点吗?!”

  “假大空!要具体,明白吗?!”

  “写出这样的东西,俺很无语!”

  “下班别走,来找俺!”

  ……

  甚至现在,回想这些字句,内心都还是各种拧巴。

  不过现在看来,那段日子,苦是苦,却扎扎实实倒逼了俺一把,项目的旁枝末节,都必须深入思考和层层延展。

  项目做完,光导图就画了14张,素材积累更是不计其数。而这一切,成为俺课程的原始组件。

  所以,没有那位领导逼迫,这门核心课程也不会诞生。

  对领导当时的咬牙切齿,也换作当下的心怀感激……

  2

  大奇、磊子和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来到了深圳。

  大奇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磊子去了某行政单位。

  开始的几年,磊子的生活着实让人羡慕,分到福利房,工作也没压力,按他的话说:“吹吹水,看看报,一天过得很快……”

  相反,大奇却很苦逼,不但待遇不高,天天还忙得像条狗。无休止的加班开会,做产品方案……

  那时,俺们组织了一个球队,经常出来踢踢球,喝喝酒。

  大奇酷爱踢球,却很少到场,因为太忙,总抽不开身。

  印象中,他只去过一次,而且还晚到了。他拿着手机就要上场。俺连忙问他:

  “干嘛呢?哪有拿着手机踢球的?”

  他说:“不行啊,一会儿要开电话会议……”

  果然没一会儿,他的手机响了,于是他一边开会,一边踢球……

  大奇对自己的工作,也抱怨不少。老板太变态,工资太少,活太重,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直到5年前,他被一家创家公司挖走,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而这家公司,今年年初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磊子去年添了二胎,一家人还是挤在那个5多平的小房子里,待遇1年间都没怎么变过……

  磊子的老婆全职带娃,一家的开销落在他一个人肩上,想必压力山大。

  前段子,磊子找俺聊天,问俺有没有好的创业机会。

  俺没多想,就回问到:“那要看您擅长什么了?”

  突然发现他脸色不好,于是转移了话题……

  磊子和大奇是两类人的缩影。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辆永不回头的列车,那么第一类人的起始站是“舒服”,终点站则是“艰辛”。

  而另一个类人的起始站是“艰辛”,终点站却是“强大”。

  佛教说:万事万物,皆为因果转化,迁流无暂停,终将变异,也皆悉无常。

  所以, 在“舒服”站上车的朋友,先别得意,曾经的舒服,可能会化成煮熟青蛙的温水。

  在“艰辛”站上车的旅客,也别介意,曾经的艰辛,可能会成为您日后强大的利器。

  3

  前段时间,制造了几篇职场热文,引来了一些要求解惑的年轻粉丝。

  从问题的内容来看,8%都是问俺要不要换工作的。

  其中,又有8%是因为工作不顺心。包括钱少活多、领导太狠、客户太奸、同事太鬼……

  于是,俺回答他们:“要不要换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日子苦不苦,而是能不能得到成长。”

  要知道,在工作中,真正让您成长的,并不是其乐融融和轻车熟路。恰恰相反,却是冥思苦想和步履艰难。

  俺所说的成长,不仅仅指收入和职位,更是指“智识”(wisdom)的跃进。

  什么是“智识”(wisdom)?

  不同于知识、智商、情商,它是一种综合的心智能力。使您识别所处的环境,判断应该采用的策略,以及主导合适的行为。

  在前沿的心理学研究中,把“智识”比喻成通往成功的一把钥匙。

  原因很简单,知识、智商和情商这些单一要素,成就不了什么。只有将这些要素合理统筹,善加利用,才能创造非凡。

  而这个统筹者,就是“智识”。

  一个好消息是,智识不像智商,天生注定,无可改变。

  一个坏消息是,智识的口味很重,只有苦涩的食物,才能喂养它不断长大。

  在脑神经学家的眼中,“智识”就是连接大脑神经元的沟壑回路,那些带有冲击性和负面的信号,会使沟壑更深,回路更密。

  所以,当您面临难题,寻找答案时;当您遭遇挫折,自俺疗伤时;当您正视窘境,栉风沐雨时。

  您都会感到苦不堪言,但是,您的智识却如藤蔓般四处延展,缠绕包裹住能带来帮助的神经元,组织成为一个有机体,脑神经学家称它为:髓磷脂。

  正是髓磷脂使得神经元高效运转,也正这种高效运转,反哺您的“智识”。

  所以,“苦难自会让您强大”,不仅仅是一句鸡汤口号,更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4

  俺知道,人皆趋利避害,没人愿意臣服苦难。

  所以,当俺告诉求助者,对付磨砺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时,对方往往很失望。

  如同一个千辛万苦,寻找长寿秘方的人,您却告诉他最终秘诀是:“多喝水、多运动。”

  这狗尾续貂,让人难以接受。

  可是,亲爱的,这才是实像。

  折磨与苦难本就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当您想抹杀它们时,其实也是在抹杀生命本身。

  俺这么说,并非倡导大家成为苦行僧或者受虐狂,只是想让您知道,人生就是一场买卖,每样东西暗中都标好了价格,只是付款和收货时间不确定。

  当您窝在沙发里,沉浸于吃鸡游戏,有个账本在默默记录;

  当您在公司无所事事,又混了一天,那个帐本还在默默记录。

  某天,公司HR找您谈话,解约书放在面前,您别惊讶,那只是到了付款时间。

  当您筋疲力竭的回到家,还坚持学习一个小时,那账本也在记录;

  当您忍受老板的苛责,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完善方案时,那账本还在记录。

  某日,当您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透过落地窗,望向鳞次栉比的CBD时,想必您不会狂喜,因为您知道,只是到了收货时间……

  说白了,人生就是一种选择,您可以悠然自得的下落,也可以遍体鳞伤的成长。

  5

  也许您会问,就算俺能忍受挫折,就一定能成功吗?

  这当然不能保证,但是可以保证您内心的不断强大,这恰恰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李连杰曾写过一篇文章,讲过他的困境。

  受伤差点沦为废人,经纪人被黑道枪杀,在海啸中差点妻离子散,在好莱坞倍受歧视……

  他一度想出家,找到了一个高僧。可那僧人却不同意,并问他了一个问题:

  “这些年您是吃了不少苦,但回头来看,是现在您强大还是过去您强大?”

  此后,李连杰仿佛浴火重生,凡事泰然豁达,事业也蒸蒸日上。

  《菜根谭》有一句话说:

  “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不要庆幸您的闲暇得意,回头便成水中之月;

  您要感谢折磨您的一切,那才是烈火中的白莲。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为什么俺劝您:要感谢折磨过您的一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00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28日 下午3:23
下一篇 2020年3月28日 下午3:55

相关推荐

  • 您怎样打发时间,时间就怎样打发您

        1  记得第一次面试时,HR问我:“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天真无知的我不疑有他,便兴致勃勃地说开了自己的爱好:“我喜欢看电视剧呀,最近正在追《步步惊心》,好精彩的……”

    2020年9月28日
  • 人生的25公里处,请继续前行

        对于从考研的考场里走出来的人,我常常认为他们是非常有勇气的,因为,他们选择了一条需要经历漫长的守候与煎熬的道路,而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坚持走完了全程。

    2020年11月23日
  • 只要上路,就会遇上庆典

      表弟大学毕业后做了非专业所学的箱包线销员,理由是自己专业不感兴趣而且很难有好前景。工作满一年后因为不满公司文化和规章制度,接连换了几次工作,当然做的依然是箱包线销。

    2020年11月22日
  • 距离产生目标的励志文章

    距离产生目标的励志文章   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怎样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常常集中在5个街口的短短距离,别让那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异常。   25岁的时候,我因失业而挨…

    2022年7月11日
  • 您为您的机会准备了什么

        曾经,有两个求职者来参加光线传媒的面试。一位经验较多,而另一位经验较少,我们录取了经验少的那位。人事问失败的那位求职者,你觉得你失败在哪里?他说,我觉得我不应该面对你们的时候,仅凭口头去阐述我能做什么,擅长什么。而最终取得胜利的那位求职者,准备得相当齐全。他是拖着一个旅行箱去的,里面有他的摄影作品,发表的文字作品以及个人简介。除此之外,还准备了U盘,因为担心招聘单位不习惯,或者没有时间去看这些纸质的东西。

    2020年12月5日
  • 励志文章:专业,就是无人企及

          白岩松,是俺非常喜欢的一位主持人。他主持的节目的格局和思想与众不同,临场应变能力也是出类拔萃。有一次,一位记者采访他,问道:“白岩松,您好,现在主持界年轻主…

    2020年9月26日
  • 高中生励志文章:谁也不能替您走青春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像文中的“弟弟”一样徘徊于高二的同胞们,相信自己,有付出必有回报!

    2020年9月27日
  • 您不对自己狠,生活就会对您更狠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总有一批出类拔萃,对自己非常“狠”的人,并且这些人非常时尚,光鲜,靓丽,自然,大方,自信,坦诚。他们每一次出场,总是那么与众不同,每一次说话,总能跟他人带来不一样的契机和新鲜感。

    2020年12月4日
  • 励志作文:残疾人成才的启示

    残疾人成大才了,而有许多健康人却平庸。这种现象给人们留下的思考是何等沉痛与难堪啊! 残疾人成才成功成名,要比健康人付出的代价更大。克服的困难更超出常人的想象。这与残疾人自身具有的与…

    2020年10月2日
  • 新华社2015年新年献词

      《满怀信心成就新的梦想》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在砥砺奋进中实现。当时间叩响新年的大门,2014那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时刻定格为难忘的历史记忆,汇成涌动的时代大潮,澎湃着2015的新期待和新希望。

    202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