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今年已经32岁,存款却是0”:三十不立,才是真实的人生

现在的年轻人,哪里才能做到三十而立,往往都是三十而不立。

1

曾在贴吧上,看过这样一个帖子:

「32岁,自己的存款为,真得就差不多该自杀了。」

网友称自己已经32岁了,但还是一无所有,以前以为3岁的时候会是前途无量,但是等3岁的时候,才发现明明是前途无亮。

在知乎上,您搜一搜「3岁」,就会有很多焦虑3岁的提问。

「3岁的男人,得有多少存款才正常?」

「3岁没结婚的女孩是不是怪物?」

「男朋友3岁了还没有成绩,值得与其共度一生吗?」

「女性3岁就开始掉价了?」

「3岁男人一无所有怎么办?」

……

问了一圈周围9后的同事,无论男女,都认为3岁都得有点成就了,觉得如果3岁碌碌无为,那么这辈子就真得完了。

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到过「三十而立」,原意中的「立」是只自俺人格独立的意识。

但现在,三十而立,已经演变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杆——有没有车、有没有房、有没有结婚、有没有钱。

所以,现在年轻人都格外恐慌3岁,生怕3岁时不能让自己、父母、社会满意。

2

对于女性来说,当迈过3岁这个槛的时候,最能击败她们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婚姻。

同事小蕊,在3岁前,对于自己的情感问题一点都不着急,即使身边还有几个不错的男生,也都没有想过要发展。

别人一催,都说自己还小,不着急、不着急。

谁知道,刚过3岁生日,她就慌了,每天一下班就匆匆忙忙去洗手间补妆,晚上还要去相亲,最夸张的时候,一个月连续见了25个男人。

这下没有人催她了,反倒是她不断催人要给她介绍对象,她说,一定得在3岁把自己嫁出去,要不然就成大龄剩女了。

为了能把自己嫁出去,小蕊对另一半的要求一降再降,现在直接都成了,只要是个男的、只要219年能娶她就行。

结果,每次一听这要求,正常一点的男人都被吓跑了,剩下的都是些也急着结婚,想找个凑合过日子的人。

也许,今年小蕊能如愿把自己嫁了,但她日后能不能过得幸福,这个谁也说不好。

毕竟,幸福婚姻都是建立在相互欣赏、爱慕、了解的基础上,跟年龄真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TED演讲中,米希尔曾说过一个现象:

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在年轻的时候一点都不着急,结果一到3岁就开始慌了,就像玩抢凳子游戏,哨声一响,就立马抢最近的凳子坐,根本都不管这个凳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喜欢的。

如果一个人,过于执着3岁这个年龄,那么,结果就是为了抢一个凳子而去抢,到头来根本就不是为了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不过只是按时打卡罢了。

3

对于男性来说,当迈过3岁这个槛的时候,最能击败他们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成就。

男性越是临近3岁,就越有一种成就焦虑,生怕自己会被同龄人甩得远远的。

之前,曾有一个读者在后台留言说,在28岁那年,他听朋友说,如果男人在3岁没有1万的话,就跟阉割了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那时,他的个人存款不到2块,就算他每天不吃不喝,2年间也攒不了998块啊!

于是,他就开始疯狂找能赚钱的门路,找了两天两夜后,他发现赌球还挺靠谱的,只要本金足够大绝对能回本。

从一开始挪用积蓄、到后来的信用卡套现、再到最后的网上高利贷,在赌球这条不归路上,他越走越远。

短短一年时间,非但没有赚够5万,反而欠了差不多16万的高利贷,身边人的电话,早都被催款公司打了个遍,曾经的朋友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他会找他们借钱。

其实,如果当时他不着急,能脚踏实地工作、赚钱,在35岁前,绝对能攒够1万。

有数据统计,应届毕业生平均年龄为23岁,在工作前五年内,他们的平均收入只有8元,如果不吃不喝,在3岁也只能赚够67万元,离1万还差不少呢。

但如果撇开现实,拿理想中的要求压迫年轻人,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压力越大、动力越足,反而是在这样的高压下不断出现一些致命的错误。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说的就是,当人在高压下工作时,人的工作水平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下降,换句话说,就是外界要求越高,效果就越差劲。

人在年轻时,最需要的不是这样难以实现的目标,而是一个踮起脚尖能够够到的理想,如果为了让自己经济立而立,最后往往是适得其反。

4

一过3岁,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都三十岁的人了,能不能现实一点」。

对于一个人来说,3岁是不可以做梦的年龄,3岁就得脚踏实地、担负起一个中年人的责任。

学长曾是一个医学生,在28岁那年,他放弃了做外科医生的梦想。

原因很简单,28岁的他研究生才毕业,去医院还都没法做医生,要么努力考博、要么再经过1-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等到3岁的时候,他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

再看看他的同学们,都已经有了4年的工作积累,在自己的行业小有成就,赚的钱比他多、日后上升速度比他快的多。

「梦想的代价太大了,俺实在耗不起了。」

现在,学长已经转行多年,赚的钱完全够他养活一家人了,但是每次经过医院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多看几眼,毕竟那里才能承载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有时,别人劝他要不考个博,干回原本行,他轻叹一口气,「都快35的男人了,哪能还做不切实际的梦。」

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情,看上去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但这不过是在拿着年龄来绑架自己,强行要求自己要跟上同龄人的节奏,但没有人的节奏是一样的,如果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结果就是永远过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很喜欢张艾嘉曾说过的一句话,俺才不过是64,跑起来,路仍长。

年龄只是一个人细胞增长的时间,不能成为自俺设限的理由,如果为了跟年龄妥协,放弃自己的所爱,最后的结果就是,为了堵住看客们的嘴,却委屈了自己。

5

去年,在一场职场节目《您好!面试官》中,有一个求职者,就因为3岁没有给人而立的状态,被应聘者拒绝了。

她的理由是,都一个3岁的大老爷们了,还对自己要求这么随性,简直就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就因为这,一下就引发了台上嘉宾的争执。

作家刘同认为:

「三十而立,真的害了好多好多的中国男性。」

曾经,刘同也是「三十而立」观念的受害者,在28岁的时候,他一度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因为那时,全部存款只有17元,根本达不到一个男人而立的状态。

俺很赞同刘同的观点,中国人真得是被「三十而立」害惨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按照理想进度实现,不同的时间节点实现不同的人生目标。

与过去相比,现代人按部就班,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上个研究生、读个博士那年龄就更大了;对于一个奋斗时间只有短短几年的人来说,要想在3岁就能有房有车有老婆,如果不靠父母,那简直难于上青天。

很多人不知道,「三十而立」的后面,还有一句:「不知礼,无以立」。

简而言之,三十而立,其实是「三十而知礼」,这绝不是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有房有车。

真正的三十而立,往往跟钱、权、名、利都无关,而是作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能不能够用最真诚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就像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所说:

「以后俺要真诚地做一切事情,俺要像笛卡尔一样思辨,像堂吉柯德一样攻击风车。

无论写诗或是做爱,都要以极大的真诚完成。眼前就是罗德岛,俺就在这里跳跃——俺这么做什么都不为,这就是存在本身。」

6

其实,三十而立的背后,还是人们对年龄的焦虑,生怕自己会被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最重要的不是您能跑第几,而是在整个跑的过程中,您是不是乐在其中。

每一个不在乎「三十而立」的人,都不会轻易把人生的选择权交给年龄,相反,他们就是要自己牢牢把握住主动权。

比如说,王德顺,当了大半辈子的哑剧演员,一直都默默无闻,直到7多岁才开始出名,正因为无惧年龄的束缚,他才能一人活出几辈子的精彩;

比如说,摩西奶奶,从7岁才开始学画画,到9岁办画展,因为不被年龄绑架,她就能做到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再比如说,84岁的老奶奶,跟着儿子一起骑着摩托车走川藏线,因为不被年龄牵着鼻子走,她把人生活到淋漓,走过海拔4多的垭口,还嫌不够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有的人毕业早,在风口上就早日成为了人生赢家;有的人上学上的久,得沉淀几十年才能一炮而红。

别因为三十而立,就急匆匆给自己的人生按下快进键,别把年龄看得太重,否则会显得生命太轻。

 

网络收集:励志句子-lizhijuzi.cn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今年已经32岁,存款却是0”:三十不立,才是真实的人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5831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午12:29
下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午1:29

相关推荐

  • 他们,只是看上去不努力

      传统的学霸,应该是听话的书呆子。可他号称自己从不熬夜苦读,每天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我呢,看似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配合老师举手回答,同桌上课回来非塞给我一根**烤肠逼我吃,我只能趁着老师在黑板写字的功夫偷偷咬一口,然后小心脏扑通扑通充满了罪恶感。下课还偶尔跟同桌一起背几个单词,自习课上从不扰乱课堂,把MP3的耳机线从袖口拽出来,跟同桌一人一支,小心翼翼的塞进耳朵里,再用长头发盖上,假装很认真的低头写字,其实是在抄歌词,那已经觉得自己很叛逆了。我也会读课外书,不是那种漫画跟武侠言情小说,不是故意展示给别人看我要跟枯燥的教育斗争,晚上很少会在十点以前睡。一本一本的买磁带,听午夜各个波段的电台节目,我的电台情怀就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磨磨蹭蹭的把老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可像我这样看似一个乖巧刻苦学习的好孩子,除了作文,数学成绩差强人意。

    2024年10月18日
  • 谁还记得您摔倒的样子

      23岁谈的那场恋爱,成了她生命中的一场劫数。他是银行的同事,对她各种深情疼爱,对未来的岳父、岳母更像是儿子般地孝顺。却不料,某日突然人去楼空,客户的几笔大额存款也被卷走。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向自诩聪慧,却被骗钱骗色,一败涂地。

    2025年2月10日
  • 为梦而想、而行、而飞

      因为有梦想,刘晔说“生命的每一秒都值得珍惜”;因为有梦想,罗婷能“在苦难中依旧幸福成长”;因为有梦想,王家超仅用“独手撑起一片天”;因为有梦想,彭梅红演绎了“一位教管的奋斗”故事;因为有梦想,陈昊甘做“梦想最虔诚的守望者”?有句话说得多好——你若盛开,蝶自飞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要知道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还有那么多人和你一样,在为梦而想,而行、而飞。所以,“有梦就要大声说”!

    2025年7月8日
  • 您所谓的迷茫,说到底,就是懒!

      记住,无论是青春还是年华,一旦和迷茫扯上关系,接下来,坐以待毙,甘心平庸,就会成为主旋律,如病毒一样侵袭每个人。

    2024年5月21日
  • 别人越希望您过得不好,您越要幸福

      这简直说出了一个群体的痛苦。  我对娱乐圈一直不敏感,但总觉得演员这职业并非每个凡人都可以做得来,再美貌的范冰冰,再努力的杨幂,再低调的霍建华……不管是谁,只要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就担上了风险,以后的每一秒钟都会有人拿着放大镜去观望你的瑕疵,随之而来的是肆无忌惮的抨击,诋毁,嘲笑……

    2024年10月27日
  • 30年后,俺们拿什么养活自己?

      1、年轻人很少去想象老年生活。  年轻人有很多眼前的问题,纠结“我到底要不要买这个包”的女生,怎么会去想养老这回事呢?再说,想到自己会年华老去,也真让人兴味索然。

    2025年6月17日
  • 苦逼的80后,您中*了吗?

      30却难立,正直面工作,房子,和婚姻的三重门。根据有关调查,超过三成的80后感叹,工作压力大,要闯出一番事业太难。许多80后出生县城,求学省会,打拼大城市。

    2025年2月14日
  • 别让别人的看法,挡住了您的光芒

      一见面,她先跟我抱怨了一个半小时婆媳矛盾,感叹了物价的高昂与生活的不易,最后讲述了她帮助女邻居抓小三的故事。当我开始喝第四杯奶茶的时候,我问她:“你还谈吉他吗?”她一愣,很快反应过来,摇晃着她栗色的卷发大大咧咧的说:“早就不弹啦,我都有孩子了天天忙死了,估计早就忘了怎么弹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眼神突然落寞了下来。她跟我说,那些年白天上班,晚上唱歌,自己过的特high,但老板觉得她不务正业,尽管从未因为乐队的事情耽误工作,这种不信任感让她特别难受;加上父母跟她说:“咱家祖上三代,方圆两公里内没出过一个玩音乐的,你是我们生养的,我们还不知道你?女孩子那么疯干什么?赶紧回来找个对象才是正经事。”这句话,让她心里蒙上一层麻袋,收拾东西真的回老家了。

    2025年8月29日
  • 二十岁出头的您,是不是急着想要更多

      他原本打算继续和我说,但停顿了几秒后,便拿起一瓶啤酒大口大口的直接喝,只听见咕噜咕噜的声音,像是他有很多欲说还休的话,都咽进肚子里。

    2025年5月27日
  • 苦难难以长久,坚毅的人总会出头

      我有一个朋友C,关于她的绯闻和传言在传播。她很苦恼,自己只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也没有伤害任何人。可是为什么呢,还有人会去编造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居然还有人会去信以为真,以为她是那种品行不佳的人。她不快乐。她别无所求,只是期待一个公平的对待。

    2025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