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哪四本书,四大名著的历史介绍

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小说作品的合称,这早已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文学常识。但是如果要问,四大名著之称是谁从何时叫起的,恐怕就没有人能回答上来了。

从理论上说,四大名著之称再早都不会超过300年,原因很简单,其中的《红楼梦》乾隆年间才面世,到现在也就200多年。此前有四大奇书、六才子书、十才子书等称呼,但从来没有四大名著之说。

与四大名著最接近的是四大奇书,从相关记载来看,四大奇书之说最早出自李渔之口:“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三国演义》序)

有意思的是,李渔通过比较,否定王世贞的说法,将四大奇书的发明权给了冯梦龙。至于冯梦龙究竟是如何说的,什么时候说的,限于资料,已经无法弄清。这很可能只是当时坊间一个流行的说法,不过借用冯梦龙的名头而已。

四大奇书与四大名著的前三部都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红楼梦》取代了《金瓶梅》。既然如此,那四大名著的说法怎么也得有200多年的历史吧。其实不然,这事不能凭感觉,还是要靠材料来说话,翻检清代文献资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四大名著一词。

那么,这一叫法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各类典籍加上报刊,浩如烟海,要找到这个词语最早的出处谈何容易,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时至今日,随着文献数字化的开发,各类大型数据库相继建立,利用这些丰富的电子资源,成千上万册典籍,一秒之内就可以做到逐字检索,四大名著的问题也可以由此得到解决,至少是部分解决。

就目前搜检的情况来看,四大名著一词最早出现在1919年。这一年的2月14日,《申报》开始刊载求古斋书帖社的广告,号称“四大名著特价六折”,后面是对《廿五史弹词》《随园诗法丛话》《金圣叹、陈眉公才子尺牍》《唐诗白话解》这四大名著的简介。这份广告又见于同年5月8日的《新闻报》上。

显然这是为推销书籍而创用的一个词语,说白了,就是一个卖书的噱头。虽然是叫四大名著,但内涵与现在的完全不同。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四大名著之说并非直接由四大奇书演变而来。至于求古斋书帖社是否第一家使用四大名著一词,此前是否有人用过,还需要材料来证明。大体可以这样说,四大名著一词是清末民初书商为推销书籍所创的词语。

此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其间的报刊上不断出现四大名著一词,但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广告中,具体内容也经常变化,比较随意,算是一个广告套语,始终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值得注意的是,1947年8月2日,《人民日报》刊载一则“新华社东北十九日电”《东北解放区新文化事业日盛蒋党惨重摧残沪出版界》。文中提到,在东北解放区,“政治书籍中以毛主席四大名著及陈伯达之‘中国四大家族’等书最受读者欢迎”。那么毛主席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著作呢?笔者在1951年8月7日刊载的一封读者来信中找到了答案,文章提到天津联合出版社1950年印行的《人民大宪章学习资料》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一九四五年召开了七全大会;毛泽东同志更发表了《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四大名著。”

由此可见,直到1951年,四大名著的说法虽然已相当流行,但其内涵并没有固定下来,处在各说各话的状态,我们今天理解的四大名著的说法是更晚的事情。1952年,《历史教学》杂志第5期刊载《关于高初中本国近代现代史教材教法的一些问题》一文,再次提到毛泽东的四大名著,可见这一说法已进入中学历史,流传相当之广。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说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小说,人们遂将这四部小说合称四大名著。这一说法有其道理,但目前还没有见到确切可信的资料。

进入1980年,情况发生变化。从这一年开始,四大名著这个称呼开始和《三国演义》等这四部古代小说联系起来。这一年10省17院校《作家谈创作》编辑组编印《中国当代作家谈写作》一书,其中有一篇黄飞卿的《构思点点》,文中写道:“我小时候喜欢看故事书,以前看过些古典小说,什么四大名著,三言二拍都看过。”这里虽然没有具体说出四大名著包括哪四部小说,但明确说是古典小说。

1982年,《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刊载汪嘉言的文章《漫谈自学语文——为上饶师专学生讲》,其中提到“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同一年,《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刊发了署名“平”的文章《〈红楼梦〉全译本在法国出版》,提出另一说法:“中国的四大名著(另外三部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之一的《红楼梦》,无疑是中国小说中水平最高,写得最精彩和最全面的。”

可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四大名著开始指向中国古代小说,但还有不同的说法。之所以此时发生这一转变,与时代文化风气有关。粉碎“四人帮”之后,开始拨乱反正,以前被视为封建落后的古代文学作品解禁,民间出现了读书热潮,《三国演义》这四部小说作品本来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历代读者所喜爱,此时受到热捧,被称作四大名著,自在情理之中。

其后,四大名著逐渐成为专有名词,内涵固定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小说的合称。

文章写到这里,可以进行总结了。据笔者搜检各类数据库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四大名著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初,是出版商为宣传书籍而创用的一个词语,长期以来其内涵并不固定。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和古代小说联系起来,很快成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小说的合称,成为专有名词。

如果笔者上述推断成立的话,四大名著成为专有名词也不过才40来年的时间,这可能和很多人的感觉很不一样,但事实就是如此。不管是谁最先将四大名著与古代小说挂钩,这一叫法很快就得到认可并广为流传乃至成为一个基本的文学常识,原先不断变化的内涵被固定下来,浓厚的广告色彩退去,被赋予一种庄重感,这应该说是人们的共识和选择。在可以想见的未来,这个叫法应该是不会再改变了。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四大名著是哪四本书,四大名著的历史介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794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24日 下午4:36
下一篇 2024年7月24日 下午8:38

相关推荐

  • 百年孤独读后感(真正读懂了人生)

    《百年孤独》读后感,读这本书的时候,为了保留阅读时的神秘感,我既没有看书的简介,也没有了解作者。起初读来确实晦涩,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已经大致了解了这本书的主题。 内容上有两条明线…

    2024年4月22日
  • 刚大荒落小说时空过客4251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历史不容假设,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永远无法改变,无论对错,无论真假,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不添不加! 但是我想每一个人都无数次幻想,我们回到过去,改变那些留下遗憾的过往,弥补那些让我们…

    2023年10月30日
  • 浅薄读后感(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

    《浅薄》是近年来少有的关于互联网思索的一本书,可惜我的视野还是不够宽阔,10年前的书,如今刚刚得到。其实本书的原名为《THE SHALLOWS》直译为浅滩,那个美女被鲨鱼攻击,自救…

    2024年5月24日
  • 培训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为期为6天的省教育厅20xx年帮扶威宁县中小学教师省级的全员培训,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同课异构、说课、评课以及相关的教学理论。这次培训…

    2024年9月6日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做个充满爱心的人)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主要人物是:小男孩、一只名叫莫顿的鹅、阿卡和它的雁群。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调皮、对牲畜不知爱护的男孩被小精灵变小后和家鹅莫顿跟着大雁旅行后回到家,因机缘巧合又变…

    2024年4月16日
  • 暑假实践报告(精选2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 一、实践概述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在整个暑假实践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对以后的人生路程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知道以后个人的发展必须…

    2024年6月26日
  • 勇往直前的我们观后感800字作文2022年范文

    提到消防员,就想起之前的某一起爆炸,出动的消防战士被称之为“逆行者”,当时我是第一次看到“逆行者”这个词被大规模报导。 这个词于我而言,是一种勇敢,坚定,有着侠义精神的,充满力量的…

    2024年3月5日
  • 冷暖灾星的主要内容和读后感

    《冷暖灾星》,一本名字听着不怎么讨喜,现在连单独封面都没有的少儿读物,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本书。这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图书封面,看这风格就知道是很久以前的了。 《冷暖灾星》是著名儿…

    2024年1月6日
  • 石榴籽一家亲观后感,争做民族团结的石榴籽

    在全国人民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9月25日晚,大谢集小学组织师生收看由共青团中央推出的“石榴籽一家亲,同心喜迎二十大”主题团课、队课。 本次活动由全国青联委员、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徐春妮…

    2024年5月15日
  • 乌合之众读后感(活成最好的自己)

    刚刚翻看《乌合之众》的几个小时里,勒庞的思想观点让我震惊,对于书里的内容我不敢茫然赞同,但仅从群体心理的理论角度而言,这本《乌合之众》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在作者的阐述举例中,书中的…

    2024年4月12日